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生产途径的研究概述

被引:19
作者
王丹
王振月
王宗权
陈金铭
机构
[1]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 生产途径; 微生物发酵; 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 基因工程;
D O I
10.19656/j.cnki.1002-2406.2008.01.012
中图分类号
R284 [中药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途径研究进行了综述,分别阐述了直接从植物中选取次生代谢产物、化学合成模拟、利用微生物发酵、利用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以及利用基因工程生产次生代谢产物等五个方面。通过对各方法优缺点比较,有利于其在实践的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2+82 +8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中药中生物碱类化合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J].
刘素彦 .
河北医药, 2006, (02) :124-125
[2]   萜类生物合成的基因操作 [J].
黄瑛 ;
曾庆平 .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6, (01) :60-64
[3]   药用植物细胞的选育与培养生产次级代谢产物 [J].
张玲华 ;
郭勇 .
生物技术通讯, 2006, (01) :105-108
[4]   细胞培养生产药用次生代谢物研究进展 [J].
李永丽 ;
周洲 ;
李科友 .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02) :219-221
[5]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药用植物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J].
卢宝伟 ;
安凤霞 ;
樊锐锋 ;
胡宝忠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6) :808-811
[6]   基因工程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J].
黄利民 ;
徐清萍 ;
王巧兰 .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04) :89-92
[7]   生物技术在中国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J].
谭勇 ;
梁宗锁 ;
王渭玲 .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10) :41-46
[8]   红豆杉及其紫杉醇研究开发进展 [J].
刘颖 ;
肖艳 .
中医药信息, 2005, (04) :34-35
[9]   用基因工程方法研制廿二碳六烯酸 [J].
许友卿 ;
丁兆坤 .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5, (05) :22-25
[10]   人参属药用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的研究进展 [J].
陈巍 ;
高文远 ;
贾伟 ;
段宏泉 ;
肖培根 .
中草药, 2005, (04) :616-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