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2 条
准噶尔盆地莫北凸起侏罗系三工河组沉积演化及微相构成
被引:16
作者:
李双文
[1
]
刘洛夫
[1
]
张有平
[2
]
姚卫江
[2
]
靳军
[2
]
赵建章
[3
]
孙东
[4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
[4]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来源: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侏罗系三工河组;
基准面旋回;
沉积微相;
沉积演化;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6.06.006
中图分类号: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将准噶尔盆地莫北凸起侏罗系三工河组划分为10个短期基准面旋回、2个中期基准面旋回。按照短期基准面旋回期次分析了该区沉积演化特征,在三工河组沉积期,研究区经历了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曲流河三角洲前缘及滨浅湖的交替演化过程。不同的演化期,其微相构成具有很大的差别,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主要由辫状河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及河道间微相构成,河口砂坝及远砂坝不发育;曲流河三角洲前缘沉积微相有曲流河水下分流河道、支流间湾、河口坝、远砂坝及席状砂,以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为主,河口坝较发育,远砂坝、席状砂次之;滨浅湖沉积微相由砂泥坪及滩坝构成。通过分析认为,在中期基准面下降到上升的转换位置,辫状河水下分流河道叠置连通广泛分布,为本区最有利的构造油气藏储集砂体;中期基准面上升和下降的中期,曲流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砂体发育,孤立状分布,为形成岩性油气藏的有利储集砂体。
引用
收藏
页码:819 / 828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