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6
作者
郑义 [1 ]
徐康宁 [2 ]
机构
[1]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经贸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碳排放; 因素分解; 能源结构变化; 去耦效应;
D O I
10.19795/j.cnki.cn11-1166/f.2013.02.013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本文采用对数平均权重Divisia分解法(LMDI),分别基于不同分解层次(3个产业、8个主要部门、43个子部门)以及短期(1994-2008年)、长期(1980-2008年)两个时间段来考察产出效应,技术效应、结构变化效应、能源结构效应对于碳排放的影响。计量结果表明:产出效应和结构变化效应是碳排放不断增长的主要原因,技术效应和能源结构效应则是有效降低碳排放的重要手段;部门结构细分程度越高,产出效应、技术效应、结构变化效应的解释力越弱,而能源结构效应的解释力却显著增强;长期内产出效应、技术效应对于碳排放的解释力均下降,结构变化效应、能源结构效应的解释力却大幅度提高;此外,我们发现能源结构效应、能源价格与GDP和碳排放之间的去耦指数正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24 / 136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能源强度不断下降的驱动因素——基于对数均值迪氏分解法(LMDI)的研究 [J].
郑义 ;
徐康宁 .
经济管理, 2012, 34 (02) :11-21
[2]   中国碳排放量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J].
蒋金荷 .
资源科学, 2011, 33 (04) :597-604
[3]  
中国碳排放因素分解:基于LMDI分解技术[J]. 郭朝先.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12)
[4]   经济发展方式变化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 [J].
张友国 .
经济研究, 2010, 45 (04) :120-133
[5]   中国经济发展中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研究 [J].
王锋 ;
吴丽华 ;
杨超 .
经济研究, 2010, 45 (02) :123-136
[6]   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的因素分解及实证分析 [J].
朱勤 ;
彭希哲 ;
陆志明 ;
吴开亚 .
资源科学, 2009, 31 (12) :2072-2079
[7]   中国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及其周期性波动研究 [J].
宋德勇 ;
卢忠宝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 19 (03) :18-24
[8]  
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1995-2004[J]. 徐国泉,刘则渊,姜照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06)
[9]  
CO 2 emissions,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in China[J] . James B. Ang.Ecological Economics . 2009 (10)
[10]  
What is driving China’s decline in energy intensity?[J] . Karen Fisher-Vanden,Gary H. Jefferson,Hongmei Liu,Quan Tao.Resource and Energy Economics . 200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