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异康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15
作者
杨鉴冰 [1 ]
杜艳玲 [2 ]
机构
[1] 陕西中医学院
[2] 宝鸡市妇幼保健院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 血瘀型; 祛异康煎剂; 血液流变学; 实验研究;
D O I
10.13424/j.cnki.mtcm.2009.01.020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祛异康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机理。方法将40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造模成功后分别喂药4W后于大鼠动情期眼球采血,检测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及纤维蛋白原指标。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丹那唑组、祛异康组比较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明显升高(P<0.05);祛异康组与丹那唑组比较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测定,可以确定血瘀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重要发病机理;祛异康能够改变EMS大鼠血液流变学及全身和局部微循环,具有促使病灶吸收、减轻疼痛、抑制异位内膜生长的治疗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49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祛异康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ER、β-EP的影响附视频 [J].
杨鉴冰 ;
李娜 .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8, (01) :46-49
[2]   中医血瘀证本质研究概况 [J].
刘军莲 ;
宋剑南 .
辽宁中医杂志, 2006, (09) :1091-1093
[3]   血瘀证的生物学基础研究 [J].
时晶 ;
田金洲 ;
王永炎 ;
朱爱华 ;
尹军祥 ;
武月萍 ;
徐意 .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6, (06) :363-364
[4]   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的建立及其组织学观察 [J].
郑澄宇 ;
杨冬梓 ;
谢梅青 ;
谢宇芬 ;
蔡雪影 ;
邝健全 .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2001, (02) :106-110
[5]  
子宫内膜异位症.[M].徐丛剑;金志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