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利信息的国内外钢铁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被引:24
作者
梁晓捷 [1 ,2 ]
王兵 [1 ,3 ]
机构
[1]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
[2]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3]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钢铁产业; 专利指标; 创新能力评价; 密切值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31 [];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在我国钢铁行业面临战略转型的大背景下,钢铁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基于专利指标,建立了由创新方向、创新效率、创新质量三方面14个指标组成的钢铁产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并采用密切值法对钢铁行业优势申请人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从专利特征分析的角度对国内外钢铁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我国钢铁产业的专利数量增长很快,但与其他国家钢铁行业相比,我国钢铁产业高质量技术创新成果相对较少,创新活动后劲相对不足,且创新方向较为单一,合作力度较小,合作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引用
收藏
页码:382 / 38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钢铁行业能源效率与碳排放 [J].
梁晓捷 ;
王兵 ;
张皓 ;
唐葆君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8 (02) :34-38
[2]   2015年钢铁行业运行状况分析 [J].
陈玉千 .
冶金财会, 2016, (02) :4-11
[3]   中国钢铁企业绿色技术效率研究 [J].
何枫 ;
祝丽云 ;
马栋栋 ;
姜维 .
中国工业经济, 2015, (07) :84-98
[4]   绿色钢铁工业发展对策研究 [J].
张利民 ;
李静 ;
孟彬 ;
耿玉菊 ;
魏连秋 .
科技视界, 2015, (06) :39+28-39
[5]   基于专利信息的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J].
庞飞霞 .
科技经济市场, 2014, (05) :91-92
[6]   中国钢铁产业技术预测研究——基于专利生命周期分析 [J].
梁晓捷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5 (06) :16-19+26
[7]   基于熵权密切值法的配电网评估模型 [J].
卢建昌 ;
王伟 .
华东电力, 2013, 41 (05) :1047-1050
[9]   基于专利信息分析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以通信企业为例 [J].
陈良兴 ;
赵晓庆 ;
郑林英 .
科技与经济, 2012, 25 (01) :37-41
[10]   基于密切值模型的中部六省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J].
陈琦 ;
贾元华 .
物流技术, 2011, 30 (15) :67-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