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郯庐断裂带构造特征及油气分布规律
被引:22
作者
:
张云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物探研究院
张云银
机构
:
[1]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物探研究院
来源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
2002年
/ 06期
关键词
:
郯庐断裂带;
构造特征;
油气分布;
勘探方向;
D O I
: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02.06.009
中图分类号
: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
0709 ;
081803 ;
摘要
:
郯庐断裂带是中国东部一条巨型断裂构造带 ,该文从郯庐断裂带的几何学、运动学及演化动力学入手 ,分析了其基本构造特征。郯庐断裂带对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盆地的形成及演化、油气成藏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其油气分布具有含油气普遍、油气富集程度差异、“油多气少”及富集非烃气等四个特点 ,并结合勘探实践 ,分析了该断裂带的油气勘探方向 ,认为具有广阔的油气 (包括非烃气 )勘探前景 ,今后的主要勘探方向是渤海海域等区域。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5+3 +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学习找油哲学,展望21世纪中国油气勘探前景
[J].
张文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咨询中心北京
张文昭
.
中国石油勘探,
2001,
(02)
:1
-7
[2]
无机成因二氧化碳气的类型分布和成藏控制条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陶士振
;
刘德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
刘德良
;
杨晓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
杨晓勇
;
戴金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
戴金星
;
姚仲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
姚仲伯
.
中国区域地质,
1999,
(02)
:107
-111
[3]
中国东部典型地幔岩中包裹体成分研究及意义
[J].
杨晓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
杨晓勇
;
刘德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
刘德良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陶士振
.
石油学报,
1999,
(01)
:27
-31+105+4
[4]
郯庐断裂带地球物理场特征、地质演化及对油气的控制
[J].
刘前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物探地质研究院
刘前志
;
冯杏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物探地质研究院
冯杏芝
;
张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物探地质研究院
张洁
;
谢结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物探地质研究院
谢结来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7,
(S2)
:1
-10+189
[5]
郯庐断裂带研究的十年回顾
[J].
徐嘉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地质系,合肥工业大学地质系,
徐嘉炜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马国锋
.
地质论评,
1992,
(04)
:316
-324
[6]
中国大中型气田概论.[M].康竹林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
[7]
中国天然气的聚集区带.[M].戴金星等著;.科学出版社.1997,
←
1
→
共 7 条
[1]
学习找油哲学,展望21世纪中国油气勘探前景
[J].
张文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咨询中心北京
张文昭
.
中国石油勘探,
2001,
(02)
:1
-7
[2]
无机成因二氧化碳气的类型分布和成藏控制条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陶士振
;
刘德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
刘德良
;
杨晓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
杨晓勇
;
戴金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
戴金星
;
姚仲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
姚仲伯
.
中国区域地质,
1999,
(02)
:107
-111
[3]
中国东部典型地幔岩中包裹体成分研究及意义
[J].
杨晓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
杨晓勇
;
刘德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
刘德良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陶士振
.
石油学报,
1999,
(01)
:27
-31+105+4
[4]
郯庐断裂带地球物理场特征、地质演化及对油气的控制
[J].
刘前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物探地质研究院
刘前志
;
冯杏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物探地质研究院
冯杏芝
;
张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物探地质研究院
张洁
;
谢结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物探地质研究院
谢结来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7,
(S2)
:1
-10+189
[5]
郯庐断裂带研究的十年回顾
[J].
徐嘉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地质系,合肥工业大学地质系,
徐嘉炜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马国锋
.
地质论评,
1992,
(04)
:316
-324
[6]
中国大中型气田概论.[M].康竹林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
[7]
中国天然气的聚集区带.[M].戴金星等著;.科学出版社.1997,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