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细粒型金矿床金的赋存状态研究——以皖西南枞阳井边金矿为例

被引:6
作者
钱让清
杨晓勇
黄德志
周文雅
机构
[1] 安徽大学交通分校
[2]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
[3] 中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4] 安徽省地质实验研究所 安徽合肥
[5] 安徽合肥
[6] 湖南长沙
关键词
细微浸染型金矿; 质子探针; 电子探针; 金赋存状态; 枞阳井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51 [金];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通过矿相鉴定、单矿物含金分析、物相分析对皖西南枞阳井边金矿金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系统研究 ,并用微束分析技术———质子探针分析方法对超显微形式存在金的赋存状态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矿石矿物黄铁矿、黄铜矿中金的赋存状态以微细粒自然金为主 ,其次为银金矿 .金有 2种形式存在 ,一种是显微可见金 ,另一种是超显微形式存在的金 ,其中 ,显微可见金又进一步分为包裹金和裂隙金 ;超显微形式的金也是一种游离金 ,而不是晶格金 ,这与我国卡林型金矿床中金的赋存状态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225 / 22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滇-黔-桂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时空分布与成矿流体来源研究 [J].
朱赖民 ;
刘显凡 ;
金景福 ;
何明友 .
地质科学, 1998, (04) :82-93
[2]   质子探针分析方法研究矿石中微细粒金的赋存状态——以皖中沙溪斑岩铜(金)矿床为例 [J].
杨晓勇 ;
王奎仁 ;
戴小平 ;
杨学明 ;
孙立广 .
高校地质学报, 1998, (01) :44-49
[3]   中国卡林型金矿床金的赋存状态研究 [J].
韦龙明,刘鸾玲 .
地质与勘探, 1995, (06) :31-35
[4]   扬子地块裂谷与微型裂陷的成矿作用 [J].
柳淮之 .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 1994, (01) :10-22
[5]   陕西某“卡林型”金矿床的黄铁矿研究 [J].
邵洁涟 ;
徐国风 ;
丰淑庄 ;
吕瑞英 ;
梅建明 .
岩矿测试, 1982, (02) :2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