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煤层群开采在不同宽度煤柱中的传力机制

被引:48
作者
姜鹏飞
康红普
张剑
林健
司林坡
机构
[1]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
关键词
近距煤层群; 传力机制; 应力集中; 应力影响扩散角; 数值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823.81 [];
学科分类号
081901 ;
摘要
以目前汾西矿区近距煤层群开采为背景,分析了煤层回采后煤柱及附近煤岩体应力重分布影响因素,并采用FLAC3D有限差分程序计算研究了近距煤层群上部煤层回采在不同宽度煤柱内部及下部煤岩体中的传力机制.结果表明:煤柱内部集中应力对底板应力重分布影响大于对顶板应力重分布的影响;不同宽度煤柱内部及顶底板煤岩体应力集中系数不同,随着煤柱宽度的增加,煤柱内部最大主应力呈现先增加后逐渐减小的现象;随着煤柱宽度的增加,煤柱下部煤岩体的应力影响扩散角减小,并逐渐趋于一个稳定数值.水峪煤矿10#~11#合并煤层应力重分布受上部9#煤层工作面回采影响明显,通过对9#煤层煤柱应力影响扩散角的计算,以下部煤层巷道布置于应力降低区为主要原则对10#~11#合并煤层巷道布置进行了设计.现场监测结果显示,变形量不大,整体支护效果良好.
引用
收藏
页码:345 / 34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近距离煤层群回采巷道失稳机制及其防治 [J].
方新秋 ;
郭敏江 ;
吕志强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 (10) :2059-2067
[2]   河东煤矿近距离煤层群开采巷道合理布置方式 [J].
王广辉 .
煤矿开采, 2009, 14 (01) :37-38+80
[3]   浅埋近距离煤层群上行开采数值分析 [J].
封金权 ;
张东升 ;
马立强 ;
陈涛 ;
王旭锋 .
煤炭科学技术, 2007, (09) :76-78
[4]   煤柱应力分布规律的数值模拟分析 [J].
王永秀 ;
齐庆新 ;
陈兵 ;
雷毅 .
煤炭科学技术, 2004, (10) :59-62
[5]   极近距离煤层回采巷道布置研究 [J].
武忠 ;
李日官 .
煤矿开采, 2002, (04) :14-15+18
[6]   巷道与上部煤柱边缘间水平距离X的选择 [J].
陆士良 ;
孙永联 ;
姜耀东 ;
不详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1993, (02) :4-10
[7]   巷道与上部煤层间垂距Z的选择 [J].
陆士良 ;
姜耀东 ;
孙永联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1993, (01) :4-10
[8]  
极近距离煤层开采围岩控制理论及技术研究[D]. 张百胜.太原理工大学. 2008
[9]  
近距离煤层群开采底板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D]. 胡艳峰.中国矿业大学. 2008
[10]  
煤巷锚杆支护理论与成套技术[M]. 煤炭工业出版社 , 康红普等,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