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中国滨藜属种子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
被引:11
作者
:
贺新强,李法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生物系
贺新强,李法曾
机构
:
[1]
山东师范大学生物系
来源
:
植物研究
|
1995年
/ 01期
关键词
:
滨藜属;种子形态;种皮微形态;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Q944.3 [植物生态形态学];
学科分类号
:
071012 ;
0713 ;
摘要
:
本文对中国滨藜属(AtriplexL.)13种植物的种子形态进行了观察并探讨其在分类学中的意义.在种子外部形态观察基础上明确了胚根位置类型的划分标准,认为滨藜属胚根位置仅有胚根上位和胚根侧位两种类型;利用扫描电镜首次观察报道了该属种皮微形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种子形态及种皮微形态特征对属内类群划分具有较大的分类学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1+139-140
页数:9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