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产权概念:历史追溯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20
作者
李惠斌
机构
[1]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实问题研究中心主任
关键词
劳动价值; 劳动产权; 异化劳动; 利润分享;
D O I
10.15894/j.cnki.cn11-3040/a.2004.05.002
中图分类号
F014.2 [劳动、劳动生产率、劳动分工];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自从洛克提出劳动产权概念以来已经有了 30 0多年的历史 ,其间经过了大卫·李嘉图、亚当·斯密和马克思的发展 ,经过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逻辑循环 ,重新确立了这个概念的真实含义。作者这里所要论述的劳动产权概念 ,指的是以劳动作为价值尺度和价值实体的社会财产的所有权、使用权、支配权和受益权。劳动产权制度指的是一种企业增量产权在物化劳动、风险劳动与活劳动之间公平分配的产权制度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3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政府论.[M].[英]洛克(J· Locke) 著;瞿菊农;叶启芳 译.商务印书馆.1982,
  • [2]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英)亚当·斯密(AdamSmith)著;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74,
  • [3] 企业论.[M].(美)凡勃仑(T.Veblen)著;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