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污染场地国家分类体系框架构建

被引:22
作者
余勤飞 [1 ,2 ]
侯红 [1 ]
白中科 [2 ,3 ]
李发生 [1 ]
机构
[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3]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土壤污染; 分类; 管理; 污染场地; 国家分类体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3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120405 ;
摘要
污染场地是社会工业化的产物,已逐渐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污染场地问题的解决依靠科学的管理,实现国家层面污染场地管理的关键环节在于有效的分类管理,污染场地分类管理的核心是国家分类体系。通过该分类体系可以实现国家层面污染场地的分级分类管理,从而将有限资源用于最需治理的污染场地。该文在选取污染特性、污染迁移途径和污染受体3类场地评价因子的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法对评价因子进行解构和有序重组,并赋予其具有风险意义的数值,从而构建污染场地国家分类体系框架。该分类体系框架根据场地评价因子汇总分值的范围将污染场地分为5类。研究结果为国家层面的污染场地优先治理和分类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和依据,从而有助于促进中国污染场地管理向制度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228 / 23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层次分析法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中的应用.[A].朱立志;.福建省土地学会2009年年会.2009,
[2]   北京市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环境风险等级评价 [J].
姜菲菲 ;
孙丹峰 ;
李红 ;
周连第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8) :330-337
[4]  
城市工业污染场地:中国环境修复领域的新课题.[J].廖晓勇;崇忠义;阎秀兰;赵丹;.环境科学.2011, 03
[5]   工业企业搬迁及其对污染场地管理的启示——以北京和重庆为例 [J].
余勤飞 ;
侯红 ;
吕亮卿 ;
周友亚 ;
田军 ;
李发生 .
城市发展研究, 2010, 17 (11) :95-100
[6]   发达国家污染场地分类机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J].
余勤飞 ;
文方 ;
侯红 ;
吕亮卿 ;
周友亚 ;
谷庆宝 ;
李发生 .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0, 32 (11) :78-83
[7]   基于专业序列的中国多层次土地复垦标准体系 [J].
王金满 ;
白中科 ;
罗明 ;
蒋一军 ;
王军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05) :312-315
[8]   污染土地价值评估问题探讨 [J].
艾东 ;
朱彤 ;
乐小芳 .
生态环境学报, 2010, 19 (05) :1253-1260
[9]   基于主成分分析与层次分析的三峡库区耕地集约利用对比 [J].
曹银贵 ;
周伟 ;
王静 ;
袁春 ;
赵丽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04) :291-296
[10]   金属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修复技术展望 [J].
陈桂荣 ;
曾向东 ;
黎巍 ;
袁艳梅 ;
周圆圆 .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10, (02) :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