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煤作用与煤岩生气特点分析

被引:6
作者
李增学
王明镇
郭建斌
李江涛
机构
[1]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沁水盆地; 煤层气; 成煤作用; 富煤单元;
D O I
10.16452/j.cnki.sdkjzk.2005.03.001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煤层气研究的基础之一是对煤的质量的研究,即生气物质质料的研究,包括煤的岩石学特征、煤质特征、煤的地球化学特征。就煤田地质研究而言,煤岩学和煤质学研究是传统研究范畴,在国内外是非常成熟的,但与煤的生、产气结合起来进行煤层气聚集规律研究则形成了新的研究领域,其中煤作用研究出现了新的理论和成因学说。在不同的成煤环境下形成的煤,其岩石学特点不同,煤的微观组织也不同。不同的煤岩组分其生、产气的能力是不同的,在盆地演化的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生、产气高峰。结合煤的成煤作用研究与沁水盆地富煤单元的形成与分布分析,提出成煤作用是奠定煤层气原始质料的前提、成煤环境演化是煤层气形成的控制因素、富没煤带和富煤单元与煤层气聚集单元具有成因联系等结论。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海侵事件成煤作用—— 一种新的聚煤模式 [J].
李增学 ;
魏久传 ;
韩美莲 .
地球科学进展, 2001, (01) :120-124
[2]   陆表海盆地海侵事件成煤作用机制分析 [J].
李增学 ;
余继峰 ;
郭建斌 ;
韩美莲 .
沉积学报, 2003, (02) :288-296+306
[3]   受限陆表海的海侵模式 [J].
何起祥 ;
业冶铮 ;
张明书 ;
李浩 .
沉积学报, 1991, (01)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