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前列腺切除病人围术期凝血纤溶功能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9
作者:
何锡强
刘怀琼
葛衡江
周蓉
机构:
[1] 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麻醉科
来源:
关键词:
前列腺切除术;
血液凝固;
纤维蛋白溶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97.32 [];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 观察前列腺切除病人围术期凝血纤溶功能的动态变化,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凝止血类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全组病人36 例,分为三组,Ⅰ组(对照组):泌尿系结石切开取石组,Ⅱ组:前列腺增生手术摘除组,Ⅲ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组,定时抽血作凝血及纤溶功能有关指标检测。结果 (1)Ⅱ、Ⅲ组病人术中及术后早期F.Ⅱa、tPA、PLM 活性均增强,而AT-Ⅲ、α2-PI活性下降;(2)Ⅱ、Ⅲ组病人术后Fbg 含量增多,AT-Ⅲ活性降低,机体处于高凝状态,以及PAI活性增强导致的纤溶抑制功能增强,表明机体凝血纤溶功能失衡,有利于血栓形成;(3)Ⅱ、Ⅲ组病人D-二聚体含量术中及术后均明显升高。结论 前列腺切除病人术中、术后均处于高凝状态,有利于血栓形成;tPA释放增多导致的原发性纤溶亢进可能是前列腺术中及术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但同时不能排除继发性纤溶存在的可能性。提示适量使用抗纤溶类止血药可能较凝血酶类止血药更为恰当。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5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