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建设成本体系研究——以吉林省西部为例

被引:20
作者
相伟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北方农牧交错带; 生态建设成本; 发展成本; 受益者支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北方农牧交错带是我国生态建设的重点地区,对于生态建设成本的研究是生态补偿的科学基础。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出发,针对这类地区收入水平低、就业结构单一的特点,认为其成本体系应本着以农民需求为核心、统筹区域内生态建设和发展的关系,并为统筹生态建设区与受益地区发展提供依据的原则进行构建,依此将成本分为营建成本、机会成本和发展成本,并通过在吉林省西部的应用,得出吉林省西部退耕还林、还草、草原抚育的总成本分别为24150、8090、967元h/m 2,远高于国家所提供的补偿标准。因此,除了国家补助外,应本着“受益者支付”的原则,长春、吉林等地应通过就业培训、技术支持等方式支付发展成本。因此,我国在生态建设中应细化补偿标准和实行支付主体多元化,国家和当地政府就营建成本和机会成本方面作出补偿,而受益地区则着重于发展成本的补偿。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9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农牧交错带研究中的现代生态学前沿问题 [J].
程序 .
资源科学, 1999, (05) :3-10
[2]   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的经济补偿问题探讨 [J].
黄富祥 ;
康慕谊 ;
张新时 .
生态学报, 2002, (04) :471-478
[3]   退耕工程生态环境效益发挥的影响因素调查研究——以安塞县退耕还林(草)试点为例 [J].
王飞 ;
李锐 ;
温仲明 .
水土保持通报, 2002, (03) :1-4
[4]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地理界定及其生态问题 [J].
赵哈林 ;
赵学勇 ;
张铜会 ;
周瑞莲 .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05) :739-747
[5]   吉林省西部草业经济发展刍议——以羊草、紫花苜蓿为例 [J].
相伟 ;
丁四保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3, (04) :88-91
[6]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土壤保持效益及其生态经济价值评估——以固原市原州区为例 [J].
李蕾 ;
刘黎明 ;
谢花林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4, (01) :161-163+167
[7]   西部退耕还林经济补偿机制研究 [J].
支玲 ;
李怒云 ;
王娟 ;
孔繁斌 .
林业科学, 2004, (02) :2-8
[8]   西部退耕还林工程社会影响评价——以会泽县、清镇市为例 [J].
支玲 ;
李怒云 ;
田治威 ;
王娟 ;
林德荣 .
林业科学, 2004, (03) :2-11
[9]   可持续发展成本及其在吉林省西部农牧交错带的应用 [J].
相伟 ;
丁四保 .
中国软科学, 2005, (04) :97-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