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专利法利益平衡机制之探讨
被引:25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冯晓青
机构
:
[1]
湘潭大学法学院湖南湘潭
来源
: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年
/ 03期
关键词
:
专利法;
垄断;
利益平衡;
平衡机制;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D923.42 [专利法];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专利法是在专利权人的垄断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进行利益衡量、选择和整合以实现一种动态平衡的制度安排。它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利益平衡机制。这种平衡机制的关键是专利权人的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更广泛的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为实现这种平衡机制,需要充分保障公众对专利技术的适当接近。为此,在专利法的制度设计上,需要确定适度与合理的专利保护范围,而这也是构建专利法利益平衡机制的基础。同时,专利法的利益平衡机制必须解决好专利技术的垄断与推广应用之间的平衡协调问题。专利法通过其特有的激励发明创造的机制和权利限制机制,妥善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思想”与知识产权保护之关系探讨——兼论知识产权劳动学说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冯晓青
[J].
社会科学,
2003,
(12)
: 48
-
54
[2]
知识产权制度的效益及实证分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华
[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1,
(02)
: 34
-
38
[3]
知识产权法哲学.[M].冯晓青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4]
中国知识产权评论.[M].黄海峰执行编辑;刘春田主编;.商务印书馆.2002,
[5]
知识产权文丛.[M].郑成思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6]
美国专利法判例选析.[M].张乃根编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
[7]
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M].(美)博登海默(Bodenheimer;E.)著;邓正来;姬敬武译;.华夏出版社.1987,
←
1
→
共 7 条
[1]
“思想”与知识产权保护之关系探讨——兼论知识产权劳动学说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冯晓青
[J].
社会科学,
2003,
(12)
: 48
-
54
[2]
知识产权制度的效益及实证分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华
[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1,
(02)
: 34
-
38
[3]
知识产权法哲学.[M].冯晓青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4]
中国知识产权评论.[M].黄海峰执行编辑;刘春田主编;.商务印书馆.2002,
[5]
知识产权文丛.[M].郑成思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6]
美国专利法判例选析.[M].张乃根编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
[7]
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M].(美)博登海默(Bodenheimer;E.)著;邓正来;姬敬武译;.华夏出版社.1987,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