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 条
川西前陆盆地南部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在天然气成藏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18
作者:
张莉
[1
]
柳广弟
[1
]
谢增业
[2
]
高嘉玉
[2
]
单秀琴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来源: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充注期次;
运移方向;
川西前陆盆地南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川西前陆盆地南部邛西、平落坝及白马庙气田上三叠统原生气藏和侏罗系次生气藏储集层有机包裹体以气相、气液两相为主,形态多不规则,大小以3~6μm为主,主要分布在石英颗粒裂隙及充填裂缝的方解石脉中。须家河组二段有机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范围为60~170℃,主峰在90~130℃;侏罗系有机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在70~130℃,主峰为80~100℃。根据均一温度测试结果,结合三叠系烃源岩演化史分析,须家河组二段气藏经历了印支晚期少量油气充注,燕山期的大量油气充注及喜马拉雅期的调整、少量充注的全过程,其主要充注时期为燕山期(侏罗纪—白垩纪)。侏罗系气藏为次生气藏,主要充注时期为喜马拉雅期。通过恢复不同时期包裹体的古流体势,认为川西前陆盆地南部须家河组二段气藏流体势呈无序性。天然气运移以源、储之间的垂向运移为主,侧向运移不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800 / 807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