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松和油松地理分界和分类关系的数值分析

被引:2
作者
李长喜
徐化成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 北京林业大学
关键词
巴山松; 油松; 地理分界; 分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巴山松和油松二者的地理分界和分类关系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基于对包括巴山松分布区和油松分布区南缘部分的15个天然林分球果、种子和针叶方面的24个形态特征的测定,采用多变量分析技术,从群体的角度研究了巴山松和油松的形态差异和地理分界。结果表明,巴山松和油松在球果、种子等形态特征上存在明显差异。作者认为巴山松作为一个独立种为宜,它与油松的地理分界在米仓山至大巴山一线。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油松生物系统学的研究 [J].
徐化成 ;
郭广荣 .
林业科学, 1982, (03) :225-236
[2]   油松天然林的地理分布和种源区的划分 [J].
徐化成 ;
孙肇凤 ;
郭广荣 ;
冯林 .
林业科学, 1981, (03) :258-270
[3]  
四川植物志.[M].《四川植物志》编辑委员会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4]  
中国山地森林.[M].林业部调查规划院 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81,
[5]  
神农架植物.[M].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 编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0,
[6]  
四川植被.[M].四川植被协作组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
[7]  
中国植物志.[M].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编.科学出版社.1978,
[8]  
湖北植物志.[M].湖北省植物研究所编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