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性酸痛中快慢肌电镜和组织化学研究及针刺的作用

被引:2
作者
段昌平
谢锦玉
唐觉生
机构
[1] 北京体院
[2] 中医研究院
关键词
慢肌纤维; 快肌; 纵切片; 受试者; 延迟性酸痛; 运动负荷; 针刺; 超微结构照片; 延迟性肌肉酸痛;
D O I
10.19582/j.cnki.11-3785/g8.1986.04.001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进行不习惯的体力活动或运动负荷训练后8—24小时容易产生骨骼肌酸痛,称之为延迟性肌肉酸痛。其产生机制至今尚未弄清,因而不能从根本上对其进行预防或缓解。所以,探讨延迟性肌肉酸痛的机制,寻求缓解乃至防止肌肉酸痛的方法,对体育运动的普及和提高均有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针刺、活检、电镜技术和组化技术,进行延迟性酸痛中快慢肌纤维的电镜和组化研究,探讨针刺对快慢肌纤维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 / 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针刺和静力牵张对延迟性酸痛过程中骨骼肌超微结构的影响 [J].
段昌平 ;
卢鼎厚 ;
傅湘琦 ;
赵天德 .
北京体育学院学报, 1984, (04) :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