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坳陷东部凹陷火山岩构造裂缝形成机制

被引:15
作者
李春林
刘立
王丽
机构
[1] 辽宁盘锦124010
[2] 辽河油田分公司 辽宁阜新123000
[3] 北京100034
[4] 国土资源部
[5]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关键词
火山岩; 构造裂缝; 机制; 辽河坳陷; 东部凹陷;
D O I
10.13278/j.cnki.jjuese.2004.s1.007
中图分类号
P588.14 [喷出岩(火山岩)]; P542.3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070904 ;
摘要
研究区内最主要的次生裂缝是构造裂缝,是火山岩受构造应力作用后产生的裂缝。按规模构造裂缝可以分为区域构造裂缝与局部构造裂缝。局部构造裂缝包括与纵弯褶皱有关的裂缝、与横弯褶皱有关的裂缝和与断层有关的裂缝。构造裂缝反映出的应力场与区域或局部的应力场是一致的,同时不同级别、不同期次的断层活动过程也是局部或区域裂缝产生和叠加的过程。本区的区域构造裂缝的产生与整个辽河盆地新生代时期,受燕山运动、喜山运动、、幕的强烈影响过程中应力场的变化是一致的。构造裂缝的规模相对较大,在岩体中分布广、研究程度高、规律性强,且成组出现。火山岩要成为良好的储层,必须发育由后期构造作用产生的构造裂缝,将原生的孔隙连通起来,才能成为好的储层。因此,构造裂缝的形成机制对研究裂缝性储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油气储层研究技术[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陈丽华等编著, 2000
[2]  
裂缝性致密油气储集层[M]. 地质出版社 , 王允诚等编著, 1992
[3]  
天然裂缝性储集层地质分析[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纳尔逊(Nelson,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