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主导型城市碳排放驱动机制分析——以济源市为例

被引:4
作者
朱婧 [1 ]
丛建辉 [2 ]
张伟 [1 ]
机构
[1]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经济学院
[2] 山西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工业主导型城市; 驱动机制; 动态分析;
D O I
10.13239/j.bjsshkxy.cswt.150906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0201 ; 020105 ;
摘要
应用修正扩展后的STIRPAT模型分解了工业主导型城市碳排放驱动机制的社会经济驱动效应,并基于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分析了碳排放与各驱动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人均GDP、产业结构、城镇化率、人口规模和碳排放强度是造成城市能耗和碳排放增加的最主要因素。就案例城市目前的发展阶段而言,经济增长尚未表现出与碳排放的倒U型变化趋势,第二产业占比是造成碳排放逐年增加的主要因素,城镇化率与碳排放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全球化、城镇化与二氧化碳排放 [J].
杨晓军 ;
陈浩 .
城市问题, 2013, (12) :12-20
[2]   工业能源消耗碳排放行业差异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J].
吕可文 ;
苗长虹 ;
尚文英 .
经济地理, 2012, 32 (12) :15-20+33
[3]   人口规模、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经验证据及国际比较 [J].
姚从容 .
经济地理, 2012, 32 (03) :138-145
[4]   中国的能源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 [J].
何建坤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10) :40-48
[5]   城市低碳交通研究 [J].
侯纲 ;
李冰 .
生态经济, 2011, (07) :154-158
[6]   世界各国低碳发展水平比较分析 [J].
朱守先 .
开放导报, 2010, (06) :44-47
[7]   基于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河南省碳排放分解分析 [J].
吴彼爱 ;
高建华 ;
徐冲 .
经济地理, 2010, 30 (11) :1902-1907
[8]  
上海市工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影响因素研究[M]. 同济大学出版社 , 谌伟, 2011
[9]  
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易丹辉, 2008
[10]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EKC) theory—Part A: Concept, causes and the CO 2 emissions case[J] . Dimitra Kaika,Efthimios Zervas.Energy Policy .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