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从20世纪武术的演进历程探讨其发展趋向
被引:49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建营
机构
:
[1]
浙江工业大学体育军训部
来源
:
体育科学
|
2005年
/ 07期
关键词
:
武术;
演进;
分类;
发展;
20世纪;
D O I
:
10.16469/j.css.2005.07.013
中图分类号
:
G852 [中国武术];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20世纪,武术由一门技击术转向体育运动并朝多元化方向演进是其发展的最主要特征。其一,受西方竞技体育的冲击和影响,庞大的武术体系逐渐瓦解,武术的健身价值和竞技价值得到重视,武术逐渐步入体育行列;其二,受特殊历史条件所限,其艺术表现功能曾一度取代技击功能,成为武术发展的主流,这促使了世纪末武术领域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武术依其价值功能的主导因素,可以分为攻防技击武术、艺术展现武术、健身养生武术3大类,它们已经形成了不同的技术体系,将成为武术未来发展的3大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8+62 +6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的历史透视
周伟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杭州师范学院
周伟良
[J].
体育文化导刊,
2003,
(07)
: 18
-
21
[2]
试论文革时期中国武术发展的特征
苏肖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系!福州
苏肖晴
李一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系!福州
李一平
施文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系!福州
施文忠
[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99,
(06)
: 29
-
32
[3]
武术传统技术体系和训练体系的形成
温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体育学院!
温力
[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97,
(02)
: 13
-
17
[4]
从传统文化对武术的影响和现代社会的健身需求看武术的未来发展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学谦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1996,
(03)
: 7
-
11
[5]
中国近代前期武术家向城市的移动以及对武术流派分化的影响
林伯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林伯原
[J].
体育文史,
1996,
(03)
: 14
-
18
[6]
中华武术历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旷文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体育学院
旷文楠
[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95,
(03)
: 1
-
6
[7]
民国时期武术竞技述论
易剑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体育学院
易剑东
[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95,
(03)
: 7
-
12
[8]
试论武术运动的现状及发展——兼论武术套路练习和对抗性练习结合的可能性
温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体育学院
温力
[J].
体育科学,
1987,
(03)
: 13
-
16+92
[9]
对武术发展的看法
刘玉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刘玉华
[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83,
(01)
: 61
-
65
[10]
中国武术发展战略研究[M]. 人民体育出版社 , 栗胜夫主编, 2003
←
1
2
→
共 14 条
[1]
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的历史透视
周伟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杭州师范学院
周伟良
[J].
体育文化导刊,
2003,
(07)
: 18
-
21
[2]
试论文革时期中国武术发展的特征
苏肖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系!福州
苏肖晴
李一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系!福州
李一平
施文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系!福州
施文忠
[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99,
(06)
: 29
-
32
[3]
武术传统技术体系和训练体系的形成
温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体育学院!
温力
[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97,
(02)
: 13
-
17
[4]
从传统文化对武术的影响和现代社会的健身需求看武术的未来发展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学谦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1996,
(03)
: 7
-
11
[5]
中国近代前期武术家向城市的移动以及对武术流派分化的影响
林伯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林伯原
[J].
体育文史,
1996,
(03)
: 14
-
18
[6]
中华武术历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旷文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体育学院
旷文楠
[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95,
(03)
: 1
-
6
[7]
民国时期武术竞技述论
易剑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体育学院
易剑东
[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95,
(03)
: 7
-
12
[8]
试论武术运动的现状及发展——兼论武术套路练习和对抗性练习结合的可能性
温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体育学院
温力
[J].
体育科学,
1987,
(03)
: 13
-
16+92
[9]
对武术发展的看法
刘玉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刘玉华
[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83,
(01)
: 61
-
65
[10]
中国武术发展战略研究[M]. 人民体育出版社 , 栗胜夫主编, 2003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