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系统、成矿系统到勘查系统

被引:58
作者
翟裕生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地球系统; 成矿系统; 勘查系统; 地质事件; 地质灾害; 矿产资源; 矿床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 [矿床学];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面对21世纪,矿床学和矿业发展有两大趋势(1)全球化;(2)矿产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矿床研究要扩展到全球背景。在简述地球系统和地球系统科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地质突发事件具有灾害和资源的两重性的观点。强调要从地球系统的大背景来研究成矿环境和成矿过程,也即将矿床成因和成矿系统研究提高到地球系统科学的层次,这是新世纪中矿床学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成矿系统是一个有特色的地质系统,文中提出成矿系统论的5个要点(1)根据构造动力体制划分成矿系统大类;(2)多因耦合、临界转换的基本成矿机制;(3)矿床系列和地质-物探-化探-遥感异常系列共同构成的矿化网络;(4)矿床形成—变化—保存的全过程;(5)成矿系统的资源-环境双重效应。成矿系统论对于指导矿产勘查有重要意义。文中提出了成矿系统研究向勘查系统转化的原则和方法。通过对成矿系统的整体分析、空间分析、时间分析和历史分析,有助于明确找矿方向和目标。西藏朱诺斑岩铜矿的实践表明,勘查选区的核心问题是对找矿信息的分析、理解和把握。要将筛选关键找矿信息与分析成矿地质环境、控矿因素二者有机结合,赋予各种信息以客观、准确的地质内涵,是勘查选区成功的必要条件。最后,用“三环图”表示了地球系统、成矿系统和勘查系统的辩证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72 / 18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全球表层系统研究的思考
    马宗晋
    高祥林
    杜品仁
    [J]. 地学前缘, 2006, (06) : 96 - 101
  • [2] 西藏朱诺斑岩铜矿床发现的重大意义及启示
    郑有业
    高顺宝
    张大全
    樊子珲
    张刚阳
    马国桃
    [J]. 地学前缘, 2006, (04) : 233 - 239
  • [3] CCSD在线流体监测捕获的气体地球化学异常与2004年9.3级苏门答腊地震可能的超远程关系[J]. 曾令森,许志琴,罗立强,詹秀春,梁凤华,杨经绥,李海兵.岩石学报. 2005(02)
  • [4] 地球系统科学与成矿学研究
    翟裕生
    [J]. 地学前缘, 2004, (01) : 1 - 10
  • [5] 我国的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向何处去
    汪品先
    [J].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06) : 837 - 851
  • [6] 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与展望
    陈泮勤
    [J].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06) : 974 - 979
  • [7] 地球系统科学——21世纪地球科学前沿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基础
    毕思文
    [J]. 地质通报, 2003, (08) : 601 - 612
  • [8] 关于成矿参数临界转换的探讨
    翟裕生
    邓军
    丁式江
    彭润民
    王建平
    [J]. 矿床地质, 2001, (04) : 301 - 306
  • [9] 矿床学的百年回顾与发展趋势
    翟裕生
    [J]. 地球科学进展, 2001, (05) : 719 - 725
  • [10] 论成矿系统
    翟裕生
    [J]. 地学前缘, 1999, (01) : 14 -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