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景观凝视到生活方式:旅游的后现代转向

被引:12
作者
郭伟锋
机构
[1] 武夷学院旅游学院
关键词
旅游凝视; 现代性; 后现代; 生活方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0 [旅游经济理论与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摘要
现代性背景下,凝视成为一种理性工具,规训旅游景观走向商品化和标准化,确立了以经济为中心的旅游价值体系。后现代旅游表现出对现代旅游的不同寻常的反思和逆转,反对中心化和标准化,引导游客从景观凝视向生活方式转变,恢复生活的意义,满足游客文化实践过程中的愉悦感和意义感。
引用
收藏
页码:142 / 14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旅游凝视:评述与展望 [J].
吴茂英 .
旅游学刊, 2012, 27 (03) :107-112
[2]   景观凝视与民间艺术旅游展演的意义生产 [J].
吴晓 .
民族艺术, 2010, (04) :48-51
[3]   凝视,还是对话?——对游客凝视理论的反思 [J].
胡海霞 .
旅游学刊, 2010, 25 (10) :72-76
[4]   后现代视角启示下的旅游发展探析 [J].
侯满平 ;
尹红坤 ;
张美丽 .
生态经济, 2009, (09) :120-122+162
[5]   突破中国旅游市场的门票经济瓶颈 [J].
宋丁 .
旅游学刊, 2008, (05) :11-12
[6]   现代性与视觉文化中的旅游凝视 [J].
周宪 .
天津社会科学, 2008, (01) :111-118
[8]   后现代旅游探析 [J].
白光润 ;
李仙德 .
旅游科学, 2007, (03) :32-36
[9]   旅游凝视:从福柯到厄里 [J].
刘丹萍 .
旅游学刊, 2007, (06) :91-95
[10]   现代性问题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 [J].
李佑新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2) :3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