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名处分他人不动产的私法效力

被引:22
作者
金印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不动产冒名处分; 登记; 善意取得; 表见代理;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14.05.011
中图分类号
D923.2 [物权];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不动产冒名处分行为可从善意取得或代理的角度分析其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106条第1款项下的不动产善意取得,应以受让人对登记簿的信赖为前提。在不动产冒名处分中,受让人信赖的核心内容不是"登记物权人即真实物权人(登记正确信赖)",而是"冒名人即登记物权人(身份真实信赖)"。此种信赖不能与相信登记簿正确的信赖等同对待,因而不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106条第1款加以保护。但是,受让人对冒名人的身份信赖和代理权信赖有一定的可比性,表见代理规则在一定的条件下可类推适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1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论借名实施法律行为的效果 [J].
冉克平 .
法学, 2014, (02) :81-91
[2]   表见代理的特别构成要件 [J].
杨代雄 .
法学, 2013, (02) :58-70
[3]   不动产一物二卖问题研究 [J].
许德风 .
法学研究, 2012, 34 (03) :87-104
[4]   论隐名代理的构成与效力 [J].
尹飞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1, 29 (03) :107-114
[6]   论不动产登记簿公信力与动产善意取得的区分 [J].
程啸 .
中外法学, 2010, 22 (04) :524-539
[8]   不动产登记簿之推定力 [J].
程啸 .
法学研究, 2010, 32 (03) :106-119
[9]   出借房产证被冒名抵押借款的法律纷争 [J].
方向 .
法制与社会, 2009, (31) :120-122+127
[10]   论登记公信力的相对化 [J].
王洪亮 .
比较法研究, 2009, (05) :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