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0 条
外源氮输入对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可溶性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52
作者:
刘德燕
[1
,2
]
宋长春
[1
]
王丽
[1
,2
]
王丽丽
[1
,2
]
李英臣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来源:
关键词:
沼泽湿地;
氮输入;
土壤有机碳;
矿化;
DOC;
D O I:
10.13227/j.hjkx.2008.12.046
中图分类号:
S154 [土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采用室内模拟试验,在好气和淹水2个土壤水分条件下,研究了外源氮输入对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和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好气条件下,净氮输入量为1 mg.g-1(N1)的氮处理水平对土壤有机碳矿化和DOC含量的影响不显著,而净氮输入量为2和5 mg.g-1(N2、N3)时,土壤DOC含量显著增加,分别比对照(250.62 mg.kg-1)增加了187.22%和203.25%,并显著促进了土壤有机碳的矿化;淹水条件下,外源氮输入则抑制了土壤有机碳的矿化,N1、N2、N3处理下土壤DOC含量分别比对照(642.52 mg.kg-1)降低了88.34%、82.69%、80.04%;不同水分条件下,土壤DOC含量与有机碳的累积矿化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2分别为0.939、0.843),由外源氮输入引起土壤DOC含量的变化可能是导致土壤有机碳矿化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结果还表明,伴随着沼泽湿地积水消退和外源氮输入的增多,将会加快湿地土壤有机碳的矿化和土壤DOC的淋失,造成湿地土壤有机碳的大量损失.
引用
收藏
页码:3525 / 3530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