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板块西北缘晚奥陶-早志留世岩相古地理演化与烃源岩的关系

被引:20
作者
张海全
许效松
余谦
阎剑飞
周恳恳
门玉澎
机构
[1]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关键词
岩相古地理; 烃源岩; 晚奥陶-早志留世; 扬子板块西北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扬子地区晚奥陶-早志留世的五峰组和龙马溪组下段黑色炭质页岩是两套优质烃源岩,研究其沉积背景及其控制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油气勘探意义。通过研究扬子板块西北缘野外露头和钻井资料,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分析可知,晚奥陶世五峰组时期开始,扬子地区结束了碳酸盐沉积,进入黑色页岩沉积阶段。扬子西北缘五峰组-龙马溪组主体为局限的浅水陆棚沉积环境,但五峰组沉积于淹没台地阶段,龙马溪组沉积于陆棚继承阶段,其岩相的空间展布主要受川中隆起、汉南古陆及其他小的隆起带和水下隆的控制。这些发育在不同沉积背景下的烃源岩其有机质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可见岩相古地理对烃源岩的发育和分布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7+398 +398-39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华南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岩系时空展布的主控因素及其启示 [J].
苏文博 ;
李志明 ;
Frank REttensohn ;
Markes EJohnson ;
Warren DHuff ;
王巍 ;
马超 ;
李录 ;
张磊 ;
赵慧静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7, (06) :819-827
[2]   华南五峰组—龙马溪组与华北下马岭组的钾质斑脱岩及黑色岩系——两个地史转折期板块构造运动的沉积响应 [J].
苏文博 ;
李志明 ;
史晓颖 ;
周洪瑞 ;
黄思骥 ;
刘晓茗 ;
陈晓雨 ;
张继恩 ;
杨红梅 ;
贾柳静 ;
WDHUFF ;
FRETTENSOHN .
地学前缘, 2006, (06) :82-95
[3]   中上扬子北缘中古生界海相烃源岩特征 [J].
刘光祥 .
石油实验地质, 2005, (05) :70-75
[4]   加里东运动构造古地理及滇黔桂盆地的形成——兼论滇黔桂盆地深层油气勘探潜力 [J].
梅冥相 ;
马永生 ;
邓军 ;
李浩 ;
郑宽 .
地学前缘, 2005, (03) :227-236
[5]   四川地区早志留世岩相古地理 [J].
郭英海 ;
李壮福 ;
李大华 ;
张天模 ;
汪泽成 ;
余继峰 ;
奚砚涛 .
古地理学报, 2004, (01) :20-29
[6]   渤海湾盆地东营—沾化凹陷油气聚集的差异性及控制因素研究 [J].
朱光有 ;
金强 ;
郭长春 ;
张林晔 ;
曲江秀 ;
张英利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3, (04) :353-356+361
[7]   川滇黔桂地区志留纪构造-岩相古地理 [J].
万方 ;
许效松 .
古地理学报, 2003, (02) :180-186
[8]   中国南方大地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的控制附视频 [J].
赵宗举 ;
俞广 ;
朱琰 ;
周进高 ;
屠小龙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2) :155-168
[9]   峡区晚奥陶世地球化学异常与奥陶系-志留系之交环境变迁 [J].
王传尚 ;
陈孝红 ;
汪啸风 .
地层学杂志, 2002, (04) :272-279+285
[10]   华南奥陶-志留系五峰组及龙马溪组底部斑脱岩与高分辨综合地层 [J].
苏文博 ;
何龙清 ;
王永标 ;
龚淑云 ;
周湖云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03) :207-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