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肥对集约经营毛竹林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被引:10
作者
徐秋芳 [1 ,2 ]
姜培坤 [2 ]
王奇赞 [2 ]
陆贻通 [1 ]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
[2] 浙江林学院环境科技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毛竹; 土壤; 绿肥; 微生物量碳; 微生物功能多样性;
D O I
10.13332/j.1000-1522.2009.06.017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毛竹集约经营是目前普遍采用的获得高经济效益的经营措施,然而长期集约经营导致土壤质量特别是生物学性质下降。为了探索改善集约经营毛竹林土壤生物学性质的途径和措施,2007年开展了不同绿肥对毛竹林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试验。布置了对照、白三叶、大绿豆、黑麦草及大绿豆黑麦草混播、龙爪稷等6个处理的为期7周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绿肥处理均能改善土壤微生物特性,大绿豆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最高而对照最低,二者分别明显高于或低于其他绿肥处理,其余几个处理之间无明显差异。绿肥处理提高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能力(AWCD),其中最好的是豆、麦混播和白三叶2个处理;大绿豆处理最差;豆、麦混播及白三叶与大绿豆及对照之间差异显著。豆、麦混播的土壤微生物Shannon多样性指数高于其他处理。白三叶和豆、麦混播的土壤微生物McIntosh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通过AWCD、Shannon指数和McIntosh指数3个参数比较发现,McIntosh指数能较好地反映微生物的功能多样性。大绿豆、黑麦草混播及白三叶对改善土壤微生物特性效果最好。考虑到白三叶的耐阴性更好,建议毛竹林下种植白三叶来改善土壤的生物学性质。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植物根际、非根际土壤酶与微生物相关性研究进展 [J].
方昉 ;
吴承祯 ;
洪伟 ;
范海兰 ;
宋萍 .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07, (03) :209-215
[2]   绿肥和秸秆还田对稻田土壤供氮能力及产量的影响 [J].
卢萍 ;
杨林章 ;
单玉华 ;
韩勇 .
土壤通报, 2007, (01) :39-42
[3]   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对土壤呼吸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J].
王国兵 ;
郝岩松 ;
王兵 ;
阮宏华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6, (S2) :73-79
[4]   毛竹林集约经营过程中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的演变 [J].
周国模 ;
徐建明 ;
吴家森 ;
姜培坤 .
林业科学, 2006, (06) :124-128
[5]   不同毛竹林土壤碳氮养分的季节变化特征 [J].
高志勤 ;
傅懋毅 .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6, (03) :248-254
[6]   毛竹生长与土壤环境 [J].
吴家森 ;
胡睦荫 ;
蔡庭付 ;
余国军 .
竹子研究汇刊, 2006, (02) :3-6
[7]  
豆科冬绿肥翻压对土壤肥力和杂交玉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周开芳,何炎.贵州农业科学. 2003(S1)
[8]   天然林改为经济林后土壤微生物量的变化 [J].
俞益武 ;
徐秋芳 .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5) :103-105+113
[9]   西双版纳2种热带雨林类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分布特征 [J].
杨效东 ;
刘宏茂 ;
沙丽清 ;
冯志立 .
林业科学研究, 2002, (03) :343-348
[10]   长期免耕与施用有机肥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 [J].
徐阳春 ;
沈其荣 ;
冉炜 .
土壤学报, 2002, (01) :8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