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定河流域产沙量变化的淤地坝效应分析

被引:14
作者
王随继
冉立山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北京
[3]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4] 北京
关键词
水沙变化; 淤地坝; 效应; 有效减沙; 无定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无定河流域1971~1989年的年均流量、悬移质含沙量及输沙率比1954~1970年的明显变小,而月均水沙过程曲线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上述水沙过程的变化受到1970年以来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而淤地坝建设是主因。为探讨淤地坝的减沙效应,提出淤地坝有效减沙面积这一概念,并拟合了动态变化的淤地坝有效减沙面积与年份之间的关系,发现该关系曲线与无定河流域各年代产沙量的变化情况相符。自1990年以来无定河流域淤地坝有效减沙面积呈明显递减趋势,导致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该流域的产沙量出现增大现象。为了抑制该流域的产沙量,势必需要加大淤地坝建设的力度。如果想使该流域的产沙量逐渐减少,则至少要使流域内年淤地坝有效减沙面积逐年增加。
引用
收藏
页码:811 / 81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大理河流域水土保持减沙趋势分析及其成因 [J].
魏霞 ;
李占斌 ;
李勋贵 ;
沈冰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7, (04) :67-71
[2]   无定河流域不同地貌区水沙过程对比 [J].
王随继 .
地理研究, 2007, (03) :508-517
[3]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淤地坝拦减粗泥沙分析 [J].
冉大川 ;
左仲国 ;
上官周平 .
水利学报, 2006, (04) :443-450
[4]   无定河淤地坝拦沙措施时间变化的分析与对策 [J].
许炯心 ;
孙季 .
水土保持学报, 2006, (02) :26-30
[5]   黄河中游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水减沙作用研究 [J].
冉大川 .
资源科学, 2006, (01) :93-100
[6]   无定河年径流量变化特征及人为驱动力分析 [J].
杨新 ;
延军平 ;
刘宝元 .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06) :637-642
[7]   黄河中游冻融侵蚀的表现方式及其产沙能力评估 [J].
王随继 .
水土保持通报, 2004, (06) :1-5
[8]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侵蚀产沙与植被相互作用的临界现象 [J].
王随继 .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04) :20-23+28
[9]   黄河中游地区淤地坝减洪减沙及减蚀作用研究 [J].
冉大川 ;
罗全华 ;
刘斌 ;
王宏 .
水利学报, 2004, (05) :7-13
[10]   黄河下游河型的特性及成因探讨 [J].
王随继 .
地球学报, 2003, (01) :7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