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粒子形状分类技术在云微物理特征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16
作者
王磊 [1 ]
李成才 [1 ]
赵增亮 [2 ]
姚志刚 [2 ]
韩志刚 [2 ]
魏强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
[2] 北京应用气象研究所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关键词
二维粒子形状分类; 云微物理特征; 飞机观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12.24 [飞机探测]; P426.5 [云];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针对飞机粒子探测系统中云二维图像探头开发的二维粒子形状分类技术。该技术利用粒子形状几何参数特征把云粒子分为8种类型,分别为微小状、线形状、聚合状、霰状、球状、六角形状、不规则状和枝状。同时结合冰水质量关系,给出了探头液水含量和冰水含量的计算方法。最后应用该技术对2006年4月6日一次飞机探测获取的数据进行了云微物理结构分析,聚合状、霰状、六角形状、不规则状的总出现频率为78%,其中霰状粒子的出现频率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加。非降水云中的液水含量、液滴粒子浓度、冰晶浓度明显小于降水云,非降水云中液水含量的平均值为0.01 g m–3,冰水含量的平均值0.007 g m–3,冰晶粒子浓度的平均值为11.9 L–1。
引用
收藏
页码:201 / 21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北京及周边地区2004年8、9月层积云结构及谱分析飞机探测研究 [J].
范烨 ;
郭学良 ;
张佃国 ;
付丹红 ;
陈建东 ;
马跃琍 .
大气科学, 2010, 34 (06) :1187-1200
[2]   一次东北冷涡中对流云带的宏微物理结构探测研究 [J].
齐彦斌 ;
郭学良 ;
金德镇 .
大气科学 , 2007, (04) :621-634
[3]   2003年8~9月北京及周边地区云系微物理飞机探测研究 [J].
张佃国 ;
郭学良 ;
付丹红 ;
李宏宇 .
大气科学 , 2007, (04) :596-610
[4]   新一代机载PMS粒子测量系统及应用 [J].
刘卫国 ;
苏正军 ;
王广河 ;
李淑日 .
应用气象学报, 2003, (S1) :11-18
[5]   冰雪晶二维图像及霰粒子谱特征分析 [J].
郭金平 .
气象, 1996, (04) :41-45
[6]   我国云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研究工作新进展 [J].
游来光 .
气象科技, 1987, (01) :59-64
[7]  
大气物理与人工影响天气[M]. 气象出版社 , 郭学良, 2009
[8]  
大气辐射导论[M]. 气象出版社 , (美)K.N.Liou著, 2004
[9]   Quantification of the Effects of Shattering on Airborne Ice Particle Measurements [J].
Korolev, A. V. ;
Emery, E. F. ;
Strapp, J. W. ;
Cober, S. G. ;
Isaac, G. A. .
JOURNAL OF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TECHNOLOGY, 2013, 30 (11) :2527-2553
[10]  
Small Ice Particles in Tropospheric Clouds: Fact or Artifact? Airborne Icing Instrumentation Evaluation Experiment[J] . Korolev,A V,Emery,E F,Strapp,J W,Cober,S G,Isaac,G A,Wasey,M,Marcotte,D.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 2011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