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读的“思想/表达二分法”——以法律修辞学为视角的考察

被引:52
作者
熊文聪
机构
[1]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著作权; 思想/表达二分法; 价值判断; 法律修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0-055 [法律语言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思想/表达二分法"是著作权法中一项极富特色的裁判规则,它关乎的是成本收益的利益衡量与价值取舍,而不关乎思想与表达在事实层面是否可分,学界对此的解读往往混淆了事实问题与价值问题,没能揭示其扮演的真正角色及所发挥的修辞功能。作为一项价值法则,"思想/表达二分法"无法向我们提供统一普适的裁判标准,它依赖法官在个案中基于具体情势自由裁量,正是法官的创造性努力,定纷止争的目标才得以实现。
引用
收藏
页码:168 / 17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1]   文字作品v.美术作品 对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反思 [J].
杨明 .
中外法学, 2009, 21 (02) :246-266
[2]   禁止知识产权滥用的若干基本问题研究 [J].
李琛 .
电子知识产权, 2007, (12) :12-15
[3]  
思想/表达二分法的检讨[J]. 李雨峰.北大法律评论. 2007(02)
[4]   思想、表达与知识产权 [J].
应振芳 .
电子知识产权, 2006, (03) :59-61
[5]   寻访法学的问题立场——兼谈“论题学法学”的思考方式 [J].
舒国滢 .
法学研究, 2005, (03) :3-20
[6]   知识财产权解析 [J].
刘春田 .
中国社会科学, 2003, (04) :109-121+206
[7]   知识表达、知识互补性、知识产权均衡 [J].
汪丁丁 .
经济研究, 2002, (10) :83-92+96
[8]   “形式”“内容”与版权保护范围 [J].
郑成思 .
中国法学, 1991, (06) :93-98
[9]  
传播研究导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 费斯克, 2008
[10]  
西方修辞学史[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刘亚猛,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