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近代自然科学对法学的影响——以17、18世纪理性主义法学作为考察重点

被引:24
作者
舒国滢
机构
[1] " 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2] 中国政法大学
关键词
自然法; 几何学; 理性主义; 罗马法; 论题学;
D O I
10.13415/j.cnki.fxpl.2014.05.002
中图分类号
D90-05 [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近代自然科学的空前发展改变了普遍持有的关于物理世界的本质、甚至关于真实知识的本质的看法。遵循"几何学模式"或"几何学精神"在那个时代几乎是所有哲学家的一个理想。自然科学(尤其是数学)的发展同样也对法学的成长提出挑战。最早按照自然科学方式来思考法学的学者是17世纪德国哲学家、法学家和自然科学家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在他之后,克里斯蒂安·沃尔夫及其追随者也尝试运用数学(几何学)方法研究法学,他们的理论为后世法典编纂和法学理论(比如19世纪的德国历史法学派的理论)提供了前提条件。然而,自然科学作为方法论和知识范式深入地进占法学的领地,还需要假以时日,它必须受到更多的专业法学家们的重视,由此,才能逐步形成"有方法意识的体系性法学"。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欧洲人文主义法学的方法论与知识谱系 [J].
舒国滢 .
清华法学, 2014, 8 (01) :126-156
[2]   评注法学派的兴盛与危机 一种基于知识论和方法论的考察 [J].
舒国滢 .
中外法学, 2013, 25 (05) :1006-1038
[3]  
莱布尼茨[M]. 华夏出版社 , (英) 乔里, 2013
[4]  
论题学与法学[M]. 法律出版社 , (德) 菲韦格, 2012
[5]  
科学的馈赠[M]. 法律出版社 , (美) 伯科威茨 (Berkowitz, 2011
[6]  
文艺复兴和17世纪理性主义[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英) 帕金森, 2008
[7]  
近代私法史[M]. 上海三联书店 , (德)弗朗茨·维亚克尔(FranzWieacker)著, 2006
[8]  
后现代思想的数学根源[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加)弗拉第米尔·塔西奇著, 2005
[9]  
启蒙的时代[M]. 译林出版社 , (英)以赛亚·伯林(IsaiahBerlin)编著, 2005
[10]  
十九世纪的思想运动[M]. 中国城市出版社 , (美)乔治·H.米德(GeorgeHerbertMead)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