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灾害损失等级模糊划分模型

被引:3
作者
徐强 [1 ]
李静 [1 ]
陈健云 [2 ,1 ]
机构
[1] 大连理工大学土木水利学院
[2] 大连理工大学海岸与近海工程国家重点试验室
关键词
模糊理论; 灾害; 遗传算法; 隶属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O159 [模糊数学];
学科分类号
070104 ;
摘要
为解决如下问题:自然灾害损失的定量评估和等级划分是灾害研究中的一项复杂而又困难的工作,在进行评价时,常遇到针对同一问题,不同的人会建立不同的隶属函数,具有随意性,不利于评价结果的比较;评价的因素可能存在相互关系,从而相互影响。首先对相关的指标进行正交分解,目的是去除导致灾害损失的因素的相关性;然后用遗传算法进行独立因素的隶属度确定,得到最优隶属度;最后用模糊理论识别自然灾害危害度程度,并结合贵州毕节地区泥石流危害度评价。模型对识别自然灾害危害度程度有较好的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739 / 74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自然灾害危害度模糊模式识别 [J].
袁永博 ;
于雪峰 .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3, (06) :194-197
[2]   模糊分析中的结构元方法(Ⅰ) [J].
郭嗣琮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02, (05) :670-673
[3]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泥石流灾度评价中的应用 [J].
刘加龙 ;
吕希奎 ;
刘贵应 .
地质科技情报, 2001, (04) :86-88
[4]   自然灾害的模糊识别模型及其应用 [J].
孙才志 ;
宫辉力 ;
张戈 .
自然灾害学报, 2001, (04) :52-56
[5]   洪水灾害等级划分的模糊聚类分析 [J].
徐海量 ;
陈亚宁 .
干旱区地理, 2000, (04) :350-352
[6]   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理论的灾害损失等级划分 [J].
杨思全 ;
陈亚宁 .
自然灾害学报, 1999, (02) :56-60
[7]   毕节地区滑坡泥石流分析 [J].
罗林,张佑礼,李家华 .
山地研究, 1996, (03) :2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