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7 条
四川省农村改水改厕对腹泻病影响的效果研究
被引:10
作者:
金立坚
[1
]
张成云
[1
]
杨磊
[2
]
张正芳
[3
]
孙莉
[1
]
朱鸿斌
[1
]
蔡梅
[1
]
机构:
[1]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测所
[2] 罗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科
[3] 丹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预防与控制科
来源:
关键词:
腹泻病;
农村;
改水;
改厕;
卫生调查;
D O I:
10.16241/j.cnki.1001-5914.2009.01.027
中图分类号:
R127 [农村卫生];
学科分类号:
100402 ;
摘要:
目的了解四川省农村改水改厕对控制腹泻病发病的效果,为腹泻病的预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6年12月—2007年3、6、9月的15—30日,对四川省罗江县和丹陵县的12个行政村(每个县抽取3个乡镇,每个乡镇抽取2个行政村)改水、改厕情况和腹泻病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抽查的1659户的供水方式均以分散式供水为主,占92.65%,集中式供水水源以地下水为主,占83.6%。卫生厕所仅有716户,占43.16%,厕所类型以沼气池厕所为主,占96.79%,非卫生厕所中以不渗漏旱厕为主,占92.79%。磨子村、龙滩村、石河村和梅湾村为改水改厕村,余家庵和明慧村为改厕未改水村,韩坝村、雄义村和田坝村为改水未改厕村,明月村、五营村和三堰村为未改水改厕村。4次共调查了20551人,有192人发生腹泻,年发病率为0.93%。改水改厕村、改水或改厕村、未改水改厕村腹泻病发病率分别为0.70%(48/6872),0.91%(77/8506)和1.30%(67/5173),3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86,P<0.01)。改水村与未改水村的腹泻病发病率[0.87%(104/12000)和1.03%(88/8551)]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24,P>0.05);而改厕村腹泻病发病率[0.67%(69/10250)]低改厕村[1.19%(123/103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61,P<0.01)。结论改水改厕(尤其是改厕)可有效防治腹泻病的发生。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58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