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类型、保护理念和管理机制

被引:3
作者
付文军
机构
[1] 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关键词
文物类型; 保护理念; 管理体制; 三阶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化专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05 ; 0503 ;
摘要
中国文化遗产管理体制的特征是按照遗产类型分部门管理:一般意义上的文物由文物部门管理,历史街区和历史文化名城则由建设部门负责。本文通过对遗产类型、保护理念与遗产管理体制三者内在关联性的分析,将中国的遗产管理体制分为三个阶段,并展望中国文化遗产管理体制的走向。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三十年 [J].
吕舟 .
建筑学报, 2008, (12) :1-5
[3]   《西安宣言》——文化遗产环境保护新准则 [J].
郭旃 .
中国文化遗产, 2005, (06) :6-7
[4]   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 [J].
阮仪三 ;
林林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2) :1-5
[5]   论风景名胜区的政府规制 [J].
张昕竹 .
中国园林, 2002, (02) :37-40
[6]   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的管理体制与改革 [J].
张昕竹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0, (09) :9-14
[7]   中国古建筑与古城镇保护的三个阶段 [J].
罗哲文 .
北京规划建设, 2000, (04) :7-8
[8]  
中央与地方立法关系法治化研究[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封丽霞, 2008
[9]  
“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M]. 天津大学出版社 , 单霁翔, 2008
[10]  
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英)史蒂文·蒂耶斯德尔(StevenTiesdell),(英)蒂姆·希思(TanerOc),(土)塔内尔·厄奇(TimHeath)著,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