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挤效应、经济增长与最优城市规模

被引:46
作者
王俊 [1 ]
李佐军 [2 ]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
关键词
城市规模; 拥挤效应; 集聚效应; 经济增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1 [国民经济现代化];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1204 ;
摘要
本文运用新古典经济的框架建立了一个经济增长模型,系统分析了拥挤效应、经济增长与城市规模的关系。通过构造城市规模扩大而产生的拥挤效应函数,假设城市规模扩大产生集聚效应反应为拥挤效应的降低,并将拥挤效应进入生产函数影响经济的增长,分析经济稳态的演化路径,可得到最优的城市规模、合理的城市拥挤程度和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并分析了扰动稳态的变量对演化路径的影响。根据分析总结了三个结论:①长期,无论城市的拥挤效应是否影响生产函数,实物资本存量和经济增长速度均收敛于稳态,城市规模均收敛于最优城市规模,稳态时,城市聚集产生的正效应等于拥挤产生的负效应;②短期,外生冲击(基础设施的改善,绿化面积的增加,交通条件的改善等相关的引导政策)会影响长期经济均衡的位置,改变城市的最优规模,减少拥挤效应的措施会扩大城市最优规模;③横向而言,不存在统一的最优城市规模,不同等级的城市都有其不同的最优城市规模;纵向而言,城市的最优规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时间变化,因不同的外部条件而改变。因此,在不同条件下,最优城市规模是存在且可变的,不存在统一的最优城市规模,城市化进程应该因时因地适度有序的进行。另外,本文还给出了一个估算最优城市规模的简单模型,可以从中推断最优城市规模扩大的速度关键取决于拥挤程度缓解或集聚效应增长的速度。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外部规模经济、拥挤效应与城市发展:一个新经济地理学城市模型 [J].
肖文 ;
王平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 41 (02) :94-105
[2]   生态环境约束对城市化的影响:基于最佳城市规模模型的理论研究 [J].
王家庭 ;
郭帅 .
学习与实践, 2011, (01) :5-17
[3]   中国城市化路径与城市规模的经济学分析 [J].
王小鲁 .
经济研究, 2010, 45 (10) :20-32
[4]   中国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的实证分析与前景预测 [J].
简新华 ;
黄锟 .
经济研究, 2010, 45 (03) :28-39
[5]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城市适度人口规模研究——以南京为例 [J].
包正君 ;
赵和生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 2009, 26 (02) :84-89
[6]   基于环境质量的中国城市规模探讨 [J].
许抄军 .
地理研究, 2009, 28 (03) :792-802
[7]   基于经济增长视角的中国最优城市规模实证研究 [J].
张应武 .
上海经济研究, 2009, (05) :31-38
[8]   最优城市规模选择与农产品贸易成本 [J].
安虎森 ;
邹璇 .
财经研究, 2008, (07) :74-86+97
[9]   中国城市集聚与扩散的转换规模及最优规模研究 [J].
李秀敏 ;
刘冰 ;
黄雄 .
城市发展研究, 2007, (02) :76-82+87
[10]   城市适度人口规模研究 [J].
周海春 ;
许江萍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1, (11) :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