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环境社会技术的“绿色编码”问题

被引:1
作者
邹成效
衡孝庆
机构
[1] 江苏工业学院科技与社会研究所
关键词
环境社会技术; 自然技术生成; “绿色编码”;
D O I
10.15994/j.1000-0763.2009.03.010
中图分类号
N02 [科学的哲学原理];
学科分类号
0101 ; 010108 ;
摘要
环境社会技术对自然技术的生成具有重要的"绿色编码"作用。主体之"要"与客体之"是"构成了"绿色编码"何以可能的理据;强制、商谈、博弈及其"语言转换"构成了"绿色编码"的主要路径;目标、设计、试验及其"绿色嵌入"构成了"绿色编码"的一般机理。上述研究,对于"恰当设计"环境社会技术、合理建构其与自然技术的互动模式、提高环境绩效等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6+44+111 +4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博弈理论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J]. 彭林,潘南明,卢彦.广州环境科学. 2005(01)
[2]  
博弈理论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J]. 彭林,潘南明,卢彦.广州环境科学. 2005 (01)
[3]   英国环境保护命令控制与经济激励的综合运用 [J].
吕晨光 ;
周珂 .
法学杂志, 2004, (06) :41-44
[4]   环境政策工具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机制及其启示 [J].
刘丹鹤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3, (01) :66-69
[5]   环境政策、技术变迁与环境效果研究的综述 [J].
张春楠 ;
刘厚凤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1, (S2) :145-147
[6]  
论强制力的社会秩序功能的有限性[J]. 张康之.广东社会科学.
[7]  
科学技术哲学教程[M]. 科学出版社 , 段联合,曹胜斌编著, 2003
[8]  
社会技术哲学引论[M]. 东北大学出版社 , 田鹏颖,陈凡著, 2003
[9]  
自由秩序原理[M]. 三联书店[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Friedrich A·Von Hayek) 著, 1997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M]. 人民出版社 , 高清海主编,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