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磷钾、秸秆还田和密度对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9
作者
宋朝玉
张继余
刘洪明
王圣健
李振清
高峻岭
机构
[1] 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多因素; 玉米; 产量; 农艺性状;
D O I
10.14083/j.issn.1001-4942.2009.02.017
中图分类号
S513.0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了氮、磷、钾、小麦秸秆、种植密度5因素对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对增加株高、茎粗、穗长、行粒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品质有显著的作用。密度对千粒重的影响最大,氮肥次之。密度对穗位高影响最大,而氮肥影响最小。在本试验条件下,兼顾高产和优质,获得最高产量的最佳组合为N4P2K4S4D4,即每公顷施用纯N 315 kg、P2O537.5 kg、K2O 135 kg,小麦秸秆6 750 kg,密度为67 500株/hm2。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新型玉米生长调节剂玉黄金及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J].
宋朝玉 ;
张清霞 ;
高峻岭 ;
李祥云 ;
刘洪明 .
山东农业科学, 2008, (02) :56-58
[2]   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养分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J].
董旭 ;
娄翼来 .
现代农业科学, 2008, (01) :9-11
[3]   氮钾配施对夏玉米产量和养分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 [J].
王蕾 ;
彭正萍 ;
薛世川 ;
王艳群 ;
姜孟辉 ;
高菲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7, (02)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