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炭—二叠纪煤系烃源岩二次生烃模拟实验结果探讨

被引:7
作者
张欣国
缪九军
王果寿
郭迪孝
郑伦举
机构
[1] 中国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煤系烃源岩; 二次生烃; 模拟实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模拟实验表明,煤系烃源岩在二次生烃模拟达到一次生烃终点温度时,已有新的烃类生成、排出,同时Ro值变大。分析认为,产生此结果的原因除了有模拟实验本身的因素外,很可能是由于煤系烃源岩对已生成的烃类具有较大的吸附作用,同时二次生烃又经历了一次热加载过程,一次生烃后烃类的排出使参与二次生烃的烃源岩的热动力学体系发生了变化,使得烃源岩中的有机质在达到一次生烃的温度时,变质程度已升高而再次生烃。上述结果解释了义155井中新生界不整合面上下Ro值的拟合曲线呈不连续的两段式现象,为孤北地区石炭—二叠纪煤系烃源岩晚期二次生烃提供了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29+93 +93-9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沉积有机质二次生烃热模拟实验研究 [J].
张有生 ;
秦勇 ;
刘焕杰 ;
朱炎铭 ;
姜波 ;
范炳恒 .
地球化学, 2002, (03) :273-282
[2]   煤中有机质二次生烃迟滞性及其反应动力学机制 [J].
秦勇 ;
张有生 ;
朱炎铭 ;
范炳恒 ;
姜波 ;
李田忠 .
地球科学, 2000, (03) :278-282
[3]   华北晚古生代煤二次生烃的动力学模式 [J].
邹艳荣 ;
杨起 ;
刘大锰 .
地球科学, 1999, (02) :81-84
[4]   干酪根二次生烃热模拟实验研究 [J].
刘洛夫,王伟华,李术元 .
沉积学报, 1995, (S1) :147-150
[5]  
华北地区煤系烃源层油气生成·运移·评价[M]. 科学出版社 , 秦建中等著, 2000
[6]  
天然气地质研究新进展[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戴金星等主编,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