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境的建构性探讨

被引:92
作者
黄华新
胡霞
机构
[1] 浙江大学
关键词
认知语境; 心理建构体; 建构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030 [语义学、语用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0501 ; 050102 ;
摘要
认知语境有别于传统的语境概念,它是一个心理建构体,其与传统语境概念最大的差异就在于它具有很强的建构性。本文从建构基础、建构视角和建构过程三个方面探讨了认知语境的形成,认为交际话语的物理环境、交际者的经验知识和个人的认知能力是认知语境的建构基础;而记忆中的经验信息与当前的外部输入信息是认知语境的外在源泉,这两种信息的存在保证了主体对客体的主观建构具有了一定的客观性。交际双方一般是从主体性、主体间性、主客体间性的角度出发来建构认知语境,其建构过程经历了模式识别、图式激活、知识选择和假设形成四个阶段。
引用
收藏
页码:248 / 254+327 +32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缺省推理:认知语境的功能实现 [J].
黄华新 ;
胡霞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2) :1-4
[2]   经验在认知中的作用 [J].
蔡曙山 .
科学中国人, 2003, (12) :36-39
[3]   理解生成方法析 [J].
冯文华 ;
张俊芳 .
社会科学战线, 2003, (06) :248-250
[4]   言语和角色效果的不协调 [J].
杨吉春 .
语文建设, 2001, (05) :39-39
[5]   语境研究的新思路——认知语境 [J].
彭建武 .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01) :69-71+95
[6]  
辩证逻辑.[M].金顺福主编;.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
[7]  
语境与后现代科学哲学的发展.[M].郭贵春著;.科学出版社.2002,
[8]  
现代汉语语境研究.[M].王建华等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9]  
古诗词逻辑趣谈.[M].彭漪涟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10]  
语用与认知.[M].何自然;冉永平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