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比湖流域绿洲稳定性研究

被引:5
作者
毋兆鹏
机构
[1] 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地理系
关键词
艾比湖流域; 绿洲稳定性; 驱动机制; 灰色分析;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08.06.017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世纪50年代以来,艾比湖流域绿洲荒漠化过程加剧,绿洲萎缩,稳定性严重失衡。由于绿洲是一个典型的灰色系统。因此,文章在探讨了基于水资源、土壤资源和植被资源表征下艾比湖流域绿洲稳定性变化机理的基础上,利用灰色系统理论的方法对绿洲稳定性的驱动机制进行了研究,诊断并分析了各影响因子在不同表征下对绿洲稳定性的贡献作用大小。结果表明:绿洲内外过度的人为活动是稳定性变化的主导驱动因素,为拓展绿洲学研究的新思路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5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干旱区绿洲景观尺度稳定性初步分析 [J].
罗格平 ;
周成虎 ;
陈曦 .
干旱区地理, 2004, (04) :471-476
[2]   阜康大绿洲生态经济系统点-轴-带-圈空间结构模式 [J].
周跃志 ;
潘晓玲 ;
宋岭 ;
熊黑刚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4, (02) :140-142
[3]   荒漠绿洲植被变化与景观格局耦合关系的研究——以新疆三工河流域为例 [J].
赵成义 ;
王玉潮 ;
李子良 ;
李国振 .
干旱区地理, 2003, (04) :297-304
[4]   关于大绿洲生态经济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探讨 [J].
李遐龄 .
实事求是, 2002, (06) :38-41
[5]   灰关联分析方法用于指标体系的筛选 [J].
沈珍瑶 ;
杨志峰 .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02, (05) :728-732
[6]   人口增长对资源的压力分析 [J].
姚发业 ;
岳钦艳 ;
刘文英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1, (S1) :91-92
[7]   灰关联度计算的新方法 [J].
张岐山 ;
梁亚东 ;
吕作良 ;
邵琳琳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1999, (04) :63-65+110
[8]   绿洲稳定性初探 [J].
韩德麟 .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2) :43-46
[9]   艾比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J].
李遐龄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1997, (02) :28-37
[10]  
灰色预测与决策[M]. 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 邓聚龙著,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