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不同农村土地非农化模式的利益分配机制比较研究
被引:65
作者
:
罗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
罗丹
严瑞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
严瑞珍
陈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
陈洁
机构
:
[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
[2]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
[3]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来源
:
管理世界
|
2004年
/ 09期
关键词
:
农村土地;
非农化;
利益分配;
D O I
:
10.19744/j.cnki.11-1235/f.2004.09.011
中图分类号
: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的农村土地正在转化为非农业用地,失地农民数量也在急速增加,并对社会稳定与发展构成了很大的压力。与此同时,农地在非农化过程中形成了巨额地租。如何根据稳定与发展的需要构建协调各级政府、集体,失地农民、企业等相关主体的利益分配机制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提出,要协调好相关主体的利益,应当遵循社会稳定标准和社会公正标准。然后,通过对国家征地模式、集体土地直接非农化模式和国家征地并部分返还的模式进行比较,探讨了其利益分配特征及其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关政策。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6+116 +116-15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重视失地农民利益的保护.[N].包宗顺;.新华日报.2003,
[2]
中国县乡财政与农民增收问题研究.[M].陈锡文主编;.山西经济出版社.2003,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01,
[4]
中国统计年鉴.[M].国家统计局 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88,
←
1
→
共 4 条
[1]
重视失地农民利益的保护.[N].包宗顺;.新华日报.2003,
[2]
中国县乡财政与农民增收问题研究.[M].陈锡文主编;.山西经济出版社.2003,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01,
[4]
中国统计年鉴.[M].国家统计局 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88,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