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春夏季两次沙尘暴期间地面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对比分析

被引:26
作者
牛生杰 [1 ]
岳平 [1 ]
刘晓云 [2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2] 甘肃省酒泉市气象局
关键词
沙尘暴; 气象要素; 能见度; 地温; 对比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45.4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用沙尘暴自动观测系统记录的每分钟地面气象要素,分析了2004年3月28日和7月12日发生在甘肃酒泉的两次沙尘暴过境时地面微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两次沙尘暴发生前地面湿度都较小,气压较低,但是在临近发生时地面气压会猛增,接着维持一段时间的相对稳定状态,但春季沙尘暴过程这个时间更长;沙尘暴即将结束时地面气压再次大幅增加。②沙尘暴发生前气温偏高,结束后较短时间气温会出现急剧下降;春季沙尘暴期间0cm地温和气温的变化趋势比较一致,但是5cm地温的变化趋势与气温变化差别较大;夏季沙尘暴过程中0cm、5cm地温的变化趋势与气温变化趋势都比较一致。③由于下垫面性质的差异,春季发生的这次沙尘暴地面水平风速明显比同年夏季发生的沙尘暴大,但水平能见度却比夏季发生的沙尘暴好。
引用
收藏
页码:1067 / 107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一次夏季强沙尘暴形成机理的综合分析 [J].
岳平 ;
牛生杰 ;
王连喜 ;
杨有林 .
中国沙漠, 2006, (03) :370-374
[2]   论特强沙尘暴(黑风)的物理特征及其气候效应 [J].
张强 ;
王胜 .
中国沙漠, 2005, (05) :675-681
[3]   春末中国西北沙漠地区沙尘气溶胶物理特性的飞机观测 [J].
牛生杰 ;
孙照渤 .
高原气象, 2005, (04) :604-610
[4]   NOAA卫星沙尘暴光谱特征分析及信息提取研究 [J].
郭铌 ;
倾继祖 .
高原气象, 2004, (05) :643-647+735
[5]   2002年春季中国沙尘天气与物理量场的相关分析 [J].
张平 ;
杨德保 ;
尚可政 ;
王式功 .
中国沙漠, 2003, (06) :72-77
[6]   中国北方年沙尘暴日数的气候特征及对春季高原地面感热的响应 [J].
李栋梁 ;
钟海玲 ;
魏丽 ;
吕兰芝 .
高原气象, 2003, (04) :337-345
[7]   西北地区东部群发性强沙尘暴序列的建立与分析 [J].
周自江 ;
王锡稳 .
地理学报, 2002, (04) :437-442
[8]   近50年来中国北方沙尘暴的分布及变化趋势分析 [J].
钱正安 ;
宋敏红 ;
李万元 .
中国沙漠, 2002, (02) :10-15
[9]   2000年春季沙尘暴动力学特征 [J].
周秀骥 ;
徐祥德 ;
颜鹏 ;
翁永辉 ;
王建林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04) :327-334
[10]   贺兰山地区春季沙尘气溶胶质量浓度的观测分析 [J].
牛生杰 ;
孙继明 ;
陈跃 ;
刘宏杰 .
高原气象, 2001, (01) :8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