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绳海槽北部表层沉积物中的钙质超微化石及其环境特征

被引:10
作者
曹奇原
苍树溪
李铁刚
祝优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青岛
[3] 青岛
[4] 南京
关键词
钙质超微化石; 表层沉积; 冲绳海槽北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22 [历史海洋学、海洋地层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为探讨冲绳海槽表层沉积物中钙质超微化石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对海槽北部槽坡区 ( 2 9°5 8.33′— 31°31 .2 3′N ,1 2 7°39.5 5′— 1 2 8°5 9.61′E) 34个表层样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共发现 35种钙质超微化石 ,其中优势种为Gephyrocapsaoceanica、Emilianiahuxleyi和Florisphaeraprofun da ;G .oceanica、E .huxleyi等的百分含量变化和特征属种U .tenuis的出现 ,表明该区钙质超微化石组合面貌与东海外陆架相似 ,和东海及南海都属于北太平洋中央水团组合。G .oceanica的含量与海水营养盐存在一定的关系 ,但两者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 ;暖水分子U .irregularis、U .sibogae和O .fragilis的较高含量和冷水分子G .caribbeanica和Calcidiscusleptoporus的较低含量 ,进一步反映该区钙质超微化石的分布受到黑潮及对马暖流的影响 ,其中温度、盐度和表层海水结构性质 ,如海水透明度等因素可能为主要控制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600 / 60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运用超微化石探索晚第四纪冲绳海槽上层海水垂向结构的变化 [J].
成鑫荣 ;
汪品先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2) :137-141
[2]   南海中、北部表层沉积中钙质超微化石的分布 [J].
成鑫荣 .
海洋与湖沼, 1991, (04) :377-383+399
[3]  
冲绳海槽第四纪微体生物群及其地质意义[M]. 地质出版社 , 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综合研究大队,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