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担保作用机制与政府支持农信担保的路径选择——以昆山农村合作经济投资担保公司为例

被引:22
作者
王玮 [1 ]
何广文 [2 ]
于丽先 [3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中国农业大学
[3]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关键词
信用担保; 信息不对称; 成本; 制度创新;
D O I
10.13502/j.cnki.issn1000-7636.2007.11.014
中图分类号
F832.39 [其他金融组织];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农村融资主体贷款难和农村资金外流现象并存,究其原因可以发现,"信息不对称"和"成本过高"是限制金融机构将资金投入农村的最重要的制约因素。具有地缘、人缘优势的农业信贷担保公司作为金融机构和农村融资主体之间的中介,可以修改信息不对称和降低交易成本。本文在论证信用担保机制促进农村融资主体获取信用贷款作用的基础上,以昆山农村合作经济投资担保公司为例,分析了信用担保的作用机制、政府主导下的农村信贷担保制度创新及其经营绩效和制度绩效,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7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信息与激励经济学.[M].陈钊编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制度变迁.[M].何广文[等]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3]  
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卢现祥著;.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