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流域额济纳绿洲生态保护措施及其效应分析

被引:6
作者
潘世兵
路京选
张建立
孙涛
机构
[1]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遥感技术应用中心
关键词
额济纳绿洲; 开发模式; 生态保护; 生态效应; 水利枢纽工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讨论黑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以及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额济纳绿洲生态保护措施及其效应。流域调水等治理措施使下游天然绿洲萎缩和生态退化的趋势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拟建的正义峡水库和输水渠道等水利工程可保护额济纳绿洲核心地带生态,但带来外围天然生态植被的退化,需要进行大时空尺度的生态影响分析论证。提出中游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开发利用,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同时修建山区水库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理想方式;下游地区实施生态移民安置工程。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08+112 +11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额济纳天然绿洲景观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J].
曹宇 ;
欧阳华 ;
肖笃宁 ;
陈高 .
地理研究, 2005, (01) :130-139+164
[2]   西北黑河额济纳盆地水资源管理研究——三维地下水流数值模拟 [J].
武选民 ;
陈崇希 ;
史生胜 ;
黎志恒 .
地球科学, 2003, (05) :527-532
[3]   西北内陆盆地地下水循环模式及其可持续利用 [J].
潘世兵 ;
王忠静 ;
曹丽萍 ;
不详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 2003, (01) :51-54
[4]   黑河流域下游额济纳绿洲生态保护与移民安置 [J].
路京选 ;
乔茂云 ;
贺祥 ;
刘文承 ;
杨振宇 .
水利经济, 2002, (06) :62-65
[5]   额济纳绿洲地下水动态与植被退化关系的研究 [J].
张武文 ;
史生胜 .
冰川冻土, 2002, (04) :421-425
[6]   额济纳旗绿洲生态环境的遥感动态监测分析 [J].
王心源 ;
郭华东 ;
王长林 ;
刘浩 .
水土保持通报, 2001, (01) :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