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立法帮助行为正犯化进程中的共犯独立性提倡——从共犯从属性的理论症结谈起

被引:7
作者
陈文昊
郭自力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帮助行为正犯化; 共犯从属性; 网络犯罪; 帮助自杀; 正犯背后正犯; 共犯独立性;
D O I
10.13975/j.cnki.gdxz.2017.01.009
中图分类号
D924.1 [总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我国近年以来的刑事立法,增设了大量帮助行为正犯化的罪名。传统共犯从属性的理论症结在于现实性滞后与体系性脱逸,其突出表现于网络犯罪领域以及"帮助自杀"、"正犯背后正犯"等问题。而相对于共犯从属性的共犯独立性理论更加符合现时代的刑事政策意蕴而值得提倡。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6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德国刑法学总论.[M].(德) 罗克辛; 著.法律出版社.2013,
[2]  
刑法总论.[M].(日) 山口厚;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  
共犯制度的根基与拓展.[M].王志远; 著.法律出版社.2011,
[4]  
刑法学.[M].张明楷; 著.法律出版社.2011,
[5]  
共犯体系和共犯理论.[M].(日) 高桥则夫;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6]  
传统犯罪的网络异化研究.[M].于志刚; 著.中国检察出版社.2010,
[7]  
共同犯罪的网络异化研究.[M].于志刚; 编著.中国方正出版社.2010,
[8]  
犯罪参与体系研究.[M].江溯; 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
[9]  
德国刑法总论.[M].(德) 韦塞尔斯; 著.法律出版社.2008,
[10]  
刑法总论问题思考.[M].黎宏;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