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类固醇抗炎药在牙周病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12
作者
陈铁楼
周以钧
吴织芬
机构
[1]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
关键词
牙周病; 非类固醇抗炎药; 脂氧合酶; 牙周疾病; 牙周炎; 眼沟; 牙周附着丧失; 牙周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非类固醇抗炎药通过环氧合酶和脂氧合酶调节花生四烯酸代谢,控制前列腺素、白三烯等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使牙周组织炎症得到缓解,终止牙周附着丧失和牙周袋的形成。同时还可通过抑制补体激活,减少钙的释放,阻止牙槽骨的吸收,加强脱矿骨重新形成新骨。该类抗炎药物用于牙周病的辅助治疗。
引用
收藏
页码:321 / 32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前列腺素E及环磷酸腺苷对兔牙加速移动的研究 [J].
段银钟 ;
陈华 ;
林珠 ;
张巧余 .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1989, (01) :27-29
[2]  
Vogel RI,et al. J Clin Periodont .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