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北涡暴雨的环境场及Q矢量分析

被引:26
作者
郁淑华
骆红
不详
机构
[1] 四川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川东北涡; Q矢量分析; Q矢量散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1973—1985年5—9月700 hPa上四川盆地东北部出现的低涡的分析,发现川东北涡是造成三峡地区区域性暴雨的重要影响系统之一,尤其是切变类川东北涡,有利于川东北涡生成的环境场是500 hPa上盆地东北部处于高压脊前西北气流和副高外围西南气流的交汇处,700 hPa盆地内有切变线通过。文中还对一次川东北涡暴雨过程进行了Q矢量分析,发现在川东北涡形成前12—24小时内盆地上空500 hPa维持—Q矢量辐合带,低涡发生在其生成前24小时内对流层中、低层Q矢量散度的辐合重叠区内,从而为预报低涡的生成、维持提供了有益的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青藏高原与落基山背风气旋的对比分析(二)——诊断分析 [J].
盛华 ;
陶诗言 .
大气科学, 1988, (04) :337-345
[2]  
西南低涡概论[M]. 气象出版社 , 卢敬华 著,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