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经验看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端化问题

被引:23
作者
姜达洋
李宁
机构
[1] 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低端化; 创新; 动态调整; 项目导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6.44 [高新技术企业];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选择。然而,在我国各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不协调的低端化现象:产业附加值持续降低,对低素质劳动力以及政府补贴的依赖性加强,恶性的市场竞争等。文章针对美国在发展战略性产业过程中的一些具体经验,提出适时调节战略性新兴产业范畴,选择差异性的对外开放,实施项目导向引导战略性新兴行业发展等相关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历史渊源 [J].
姜达洋 .
西部论坛, 2012, 22 (02) :80-87
[2]   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综述 [J].
冯春林 .
经济纵横, 2011, (01) :110-112
[3]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原则及培育政策取向 [J].
刘洪昌 ;
武博 .
现代经济探讨, 2010, (10) :56-59
[4]   公共采购是一项创新政策吗?——从欧盟的采购政策谈起 [J].
姜达洋 .
兰州商学院学报, 2010, 26 (03) :85-89
[5]   汉密尔顿“工商立国”与杰斐逊“农业立国”之争 [J].
张少华 .
历史研究, 1994, (06) :126-141
[6]  
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 商务印书馆 , (德)弗里德里希·李斯特(FriedrichList)著, 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