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5 条
不同耕作方式对坡耕旱地土壤环境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17
作者:
吕军杰
姚宇卿
张洁
王育红
李俊红
丁志强
吴剑峰
于新峰
机构:
[1] 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洛阳旱农试验基地
来源:
关键词:
耕作方式;
旱地;
土壤环境;
小麦;
产量;
D O I:
10.15933/j.cnki.1004-3268.2011.01.009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在长期定位试验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免耕覆盖与深松覆盖保护性耕作技术对降水贮蓄率、入渗、容重、养分、温度等土壤环境因子及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这2项技术可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增加土壤饱和导水率,减缓地表温度的日变化幅度,提高土壤对降水的利用率及小麦产量。增产最高可达18.89%与20.87%,但其应用效果年际间差异较大。免耕覆盖降水贮蓄率为34.8%77.4%,深松覆盖为38.7%75.0%;免耕覆盖的小麦水分利用效率为1.04~1.82 kg/m3,深松覆盖为1.07~1.77 kg/m3。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4
页数:4
相关论文